棗莊網 > 棗莊生活 > 健康知識 > 正文

秋天一碗湯,不用醫生幫,這些食材最適合煲秋湯!

2018-09-01 11:31:00   來源:棗莊網整理   
    中醫理論認為,秋涼使得陽氣內斂,寒氣上升,人一旦受寒氣入侵,容易傷及五臟。中醫道:秋天一碗湯,不用醫生幫!在秋天經常喝湯,會讓你受益無窮!
     
    下面6種材料尤其適合秋季煲湯選用:
    一.鯽魚
     
    秋季人們?诒、咽喉、皮膚干燥,飲食應以滋陰潤燥為主。魚湯可滋陰潤燥,廣受人們喜愛。
     
    中醫理論認為,鯽魚性味甘、平、溫,有和中補虛、除濕利水、補虛羸、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鯽魚可和豆腐、百合、麥冬、生地等一起熬制,可以滋陰潤燥、溫胃補虛。
    二.枸杞
     
     
    中醫理論認為,枸杞性平、味甘,能夠滋腎潤肺、補肝明目,《食療本草》稱之“補益筋骨,能益人,去虛勞”。
     
    現代醫學認為枸杞富含枸杞多糖、甜菜堿、枸杞色素(包括胡蘿卜素、葉黃素和其他有色物質)等多種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調節免疫、調節血糖血脂等功效。
     
    用豬肉搭配枸杞煮湯,可調養肝腎不足、精血虧虛,尤其適宜老年人食用,長服可防治慢性疾病,延年益壽。
    三.海帶
     
    中醫理論認為,海帶性寒、味咸,有化痰、軟堅、降血壓的功效。適宜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和動脈硬化人群食用,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也有很好的食療效果。
     
    同時,海帶還含有豐富的碘質,所以常食海帶對預防缺碘性甲狀腺腫大和維持甲狀腺正常功能大有益處。
    四.白蘿卜
     
     
    秋季人體容易出現咳嗽、哮喘、胃不適、頭暈、胸悶、心悸等癥狀,白蘿卜具有清熱化痰的功效,生吃可以止渴、清內熱;熟食可消食健脾。
     
    秋季風寒感冒多發,感染風寒后,應吃些讓人發熱的食物。把蔥段、姜片和白蘿卜片一起煮湯,有散寒、止咳的功效,還可預防感冒。
    五. 菜干
    菜干是用新鮮的白菜曬干而成,用于煮粥或煮湯有助消除人體內火、清熱益腸。菜干煲豬骨湯是一道廣東傳統湯品,中醫理論認為此湯可潤燥滋陰,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排毒利水的作用。
    六.蓮藕
     
     
    中醫理論認為,熟蓮藕性味甘、溫、無毒,可以補心生血、健脾開胃,蓮藕湯利小便,清熱潤肺。秋冬季節,大家都愛喝的蓮藕牛骨湯,這是一道養血美顏的湯品。最好等牛骨燉到五成熟時將藕加入,這樣煮好的藕吃著才軟糯。
     
    需要提醒的是,平常烹飪藕的時候,最好不要用鐵鍋,否則藕會變成黑色。不僅菜品看起來不美觀,營養也會打折扣。

上一篇:癌癥來臨前的不同“信號”,早知道早預防,壽命也許可以延長10年
下一篇:最后一頁

国产精品第一页